文件2理事會工作報告
發布日期:2021/4/8 9:14:09
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工作報告
(征求意見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同仁們: 大家上午好!
受理事會委托,我代表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向大會作協會工作報告,請審議。
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在業務主管部門省科協的直接領導、省民政廳的監督管理下,在業務掛靠單位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大力支持和老師們的關心參與下,經全體理事會成員及會員們的共同努力(即使是在近兩年的疫情情況下,協會通過自己的宣傳機構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較好地完成了每年所確定的主要任務。涌現出“全國農業勞動模范”、 “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個人”、“全國農業農村創業導師”、 “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普先進單位”、“安徽省百佳新型職業農民”、 “安徽省百佳新型職業農民”、 “安徽省扶貧十大專業合作社”、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先進個人、工作者、專家、組織等等。
一、堅持政治引領、貫徹落實各項工作
協會能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和國家對社團組織提出的系列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意見》及《中國科協關于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性社會團體行為的通知》,省科協《安徽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實施細則》、《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安徽省科協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安徽省科協省級學會組織通則》、《安徽省科協“眾心向黨、自立自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等文件精神,按文件要求貫徹落實到實處。堅持理事會、黨委會、監委會、年會、財務及財務稅收月申報等制度,根據省民政廳的要求按時開展年審、年檢、申報,省級學會綜合能力評價,開展業內評獎評優活動等各項工作。
二、健全協會機構,提升服務水平
協會除設立常規機構(秘書處、辦公室、黨委、監事會)外,還通過建立網站、菌協辦群(理事會群)、安徽食藥用菌群(會員群)、宣傳部、專家委員會、生產技術部、標委會、扶貧工作小組等多種服務機構,進一步融入會員,提升協會整體服務能力。
多所高等院校在大學生中開設了《食用菌》課程,每年為在校學生傳授食用菌知識,提供教學實驗、實習,同時還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對食用菌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實踐食用菌栽培的全過程。有的學校還在淘寶網開設網店“食用菌大學生創客實驗”,微信公眾號“食用菌大學生創客實驗室”,“安科食用菌學習交流群”。經常在淘寶網店、微信公眾號推介食用菌栽培文章、食用菌動態、食用菌機械等,使創客及時了解食用菌前沿知識。
協會基礎黨支部堅持“支部統領、協會引導、基地示范、貧困戶參與”的發展思路,把黨的組織建設在產業鏈上,把黨員干部聚集在產業鏈上,把貧困戶富在產業鏈上,實行把貧困戶變成致富能手,將致富能手培養成為黨員的“雙培養”工作機制,以實現黨支部工作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高度融合,為食用菌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三、積極參與承擔省科協的相關工作
協會依托業務主管部門,響應省科協的號召,積極承擔省科協布置的各項工作。幾年來,協會承擔了省科協的“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項目10多項,獲獎補企業6家,建立了“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碭山縣科協服務站”;申辦學術會議4場;申辦科普活動項目1項,開展決策咨詢項目2項;積極參加省科協召開的各種會議、舉的辦各種培訓;多次向省科協和國家科協推薦評獎評優人選等(如李文海同志榮獲省科協“2013-2017年度安徽省科協系統先進個人”、 國家科協科技扶貧先進個人)等。
四、發揮協會科技優勢,開展科技精準扶貧工作
根據《中國科協、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關于聯合印發〈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實施細則》、《關于印發<安徽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實施細則>任務分工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結合本協會實際情況,積極響應,并向省科協科普部遞交了《安徽食用菌技術協會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了在14個方面能承擔配合工作。
協會還成立了以會長單位(安大、安農大、阜陽職業技術學院、金寨縣活力源合作社)、常務理事單位(安徽科技學院)、理事單位(廬江縣食用菌協會)等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引導和幫助科技工作者針對社會熱點解疑釋惑,加強輿論引導。
2018年,協會與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簽訂了“小蘑菇”產業戰略扶貧合作協議(2018-2020),對34個貧困民族村開展扶貧工作。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專家工作站建站單位徽菜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建檔立卡產業精準扶貧。
協會會長、專家們長期奔赴在基礎一線(金寨、霍邱、霍山、岳西、淮南、績溪、宣城、南陵、阜南、碭山、懷遠、石臺、太湖、蒙城等地)對貧困民族村及其相關產業開展業務技術培訓、贈送教材、書籍和資料等。由此是深入貧困民族村開展技術指導工作。
理事單位廬江縣食用菌協會積極投身到廬江縣脫貧攻堅大會戰,探索出了一條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攻堅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的路子,有力推動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產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示范。
副會長李文海,在習近平主席視察過的金寨大灣村,建大棚基地10畝,技術指導標準化靈芝培植,創產值40萬元。在吳家店鎮和花石鄉的扶貧基地帶動貧困戶23戶實現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
銅陵市農科所對樅陽縣開展產業扶貧,利用牡丹籽殼及其他農作物秸稈生產食用菌試驗示范,幫助建立新基地進行規劃、設計和技術指導,助力脫貧。
宣城九蓮山珍食用菌合作社積極投身食用菌產業扶貧,幫助貧困戶建檔立卡,和宣城區朱橋鄉貧困村九堡村共建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帶領貧困戶建立年產40萬包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同時在宣城區濟川街道玉山社區幫助生產10萬棒香菇,做到產前技術指導,產中跟蹤服務,產后銷售產品一體化服務。等等。
五、注重產學研合作,促進產業發展
協會的專家、教授們,緊緊圍繞食藥用菌產業的熱點、難點及前沿,與企業合作、扶植企業(六安金寨的康美來集團、尚臻生物、金土地農業、活力源合作社,霍山的軒芝緣,岳西的思遠,黃山云樂、安徽祥云谷,績溪徽菜寶,宣城九連,南陵誠信,蕪湖野樹林,馬鞍山安康,淮南榮發、宏巨,碭山親耳,太和百麓、安徽融境、亳州鑫地,懷遠、泗縣、蒙城、蚌埠、阜南等等)幾十家。積極申報或與企業聯合申報科研課題多項!洞髣e山中藥材產業化研究與開發》和《國家創新藥物桑黃膠囊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前研究》2019年取得省科技成果;《桑黃技術規范》團體標準2020年發布;“桑黃中藥飲片炮制規范”也是我省在我國首次制定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安徽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選育出香菇新品種4個,桑黃新品種2個,功能性食品多個;發表各類研究論文40余篇(其中在SCI刊物上發表論文9篇);獲發明專利30多項;獲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3項,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2項,教育廳重點項目3項,為企業解決多項技術難題等等。
六、認真做好換屆工作,為新一屆奠定組織基礎
由于省科協對換屆工作提出了新的、高的要求,本屆換屆工作任務重、難度大。要平穩完成換屆工作,確保協會按時換屆,確保新一屆領導班子高學歷、年輕化、更有活力。理事會高度重視,提前著手、精細布置安排。于2020年10月26日就提前向省科協提交了《按時換屆請示報告》,并于2020年11月4日下發了《關于發展會員、推薦理事的通知》(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2020】10號文件),繼后又于2020年11月19-20日的協會年會上,組織理事、會員認真學習省科協的《安徽省科協所屬學會換屆工作指南》和《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省級學會組織通則》,布置了換屆工作的相關事宜,協會工作報告、會員會費收取管理辦法提前征求修改意見、擬推薦的理事候選人公示等為換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偨Y起來有以下幾個體會。
1. 堅持以省科協兩個文件為指引,是搞好本次換屆工作的方向;
2. 會員們的積極參與,是搞好本次換屆工作的基礎;
3. 精心組織安排,做過細的溝通工作,是搞好本次換屆工作的前提;
4. 老同志們的高風亮節之舉,是搞好本次換屆工作的保證。
本屆理事會為了協會的發展、壯大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距離省科協和會員們對協會的要求相差甚遠。協會理事會成員中有相當一些人,在協會建設、協會工作的開展方面主動性不強,服務會員的意識淡薄,注重自身發展、缺乏團結協作精神等都是協會工作開展的障礙,在這里提出來供新一屆理事會在今后工作中注重解決好。
2021年3月24日
上一篇:理事候選人擬推薦對象公示
下一篇:文件4會員會費收取管理辦法